今年以来,我市持续抓项目落地、推进和入库工作,基础设施、新入库项目投资均保持较快增长,但在库大项目带动不足、工业投资增速拉动减弱、房地产持续低迷等问题仍需关注。
一、固定资产投资运行基本情况
1-7月,亳州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1.1%,增幅较上半年下降2.3个百分点,近5年来首次呈现负增长态势;高于全省平均(-3.7%)2.6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8位。农林牧渔业投资同比下降0.5%;工业投资增长3.0%,拉动全市投资增长1.1个百分点;服务业投资下降3.6%。剔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全市计划总投资500万元及以上项目投资增长5.5%。
从投资方向看,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24.9%,占全部投资比重24.4%;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9.8%,占全部投资比重6.6%;基础设施投资增长20.4%、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2.3%。
从县区投资看,亳芜产业园区、亳州高新区、谯城区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分别增长7.3%、2.2%、2.0%,但增幅较上半年分别回落1.2个、5.1个和6.5个百分点;蒙城县增长0.3%,增幅较上半年提高0.2个百分点;涡阳县下降4%,降幅较上半年扩大2.3个百分点;利辛县下降8.7%,降幅较上半年收窄1.3个百分点。
二、投资运行的积极方面
(一)基础设施投资高速增长,对全市投资拉动较大。1-7月,全市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20.4%,高于全部投资增速21.5个百分点;占全部投资的比重19.7%,拉动全部投资增速3.3个百分点。其中,本年新开工基础设施项目投资同比增长182.7%。随着徐州至淮北至阜阳高速公路亳州段、涡阳县G344涡阳段一级公路工程建设项目、亳州至郸城高速公路亳州段项目、城县县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与生态农业开发一体化等项目快速推进,我市道路运输业、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公共设施管理业这三大行业分别同比增长28.3%、185.2%和23.2%,三大行业对全市基础设施投资增长贡献率达111.6%。
(二)小项目进展较快,对全市投资影响更加积极。我市严格落实“管行业管投资”,加强投资运行调度,建立行业重点项目库和重大项目包保机制,加快新招引项目落地和重点项目建设进度,努力推动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1-7,全市项目投资同比增长5.5%(不含房地产),其中亿元以下项目增长25.3%,高于全部项目投资19.8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去年全年分别高50.7个、39.4个百分点;对全部项目投资的拉动也由去年同期、去年全年的下拉3.4个、1.9个百分点转变为本期的上拉2.0个百分点。
(三)抓项目入库有成效,新纳统项目贡献突出。紧盯招商引资,积极帮助重点项目解决建设中的堵点卡点,加快推进项目及早落地开工,做到项目应入尽入,数据应统尽统。截至7月,全市新入库纳统项目294个,比去年同期增加36个,其中本年完成投资超亿元项目有36个,涡阳县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涡阳县涡北片区供水提升工程等4个项目本年完成投资均超5亿元。新入库纳统项目本年完成投资占项目投资(不包含房地产)的比重达43.9%,占比较去年同期提高14.8个百分点;本年完成投资同比增长59%,增幅比项目投资高53.5个百分点,分别拉动项目投资、全部投资增长17.2个、10.9个百分点。
三、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存量项目数量少、投资后劲不足。年初,全市结转的在库存量投资项目438个,比去年同期(461个)减少23个;其中,本年完成投资为“0”或空白的项目78个,比去年同期多8个。部分重点投资项目,如板集电厂二期项目、古井贡酒酿酒生产智能化技术改造古井贡酒年份原浆智能园项目、康风涡阳县达成风电场项目、亳州至蒙城高速公路涡阳至蒙城段项目等重点(2024年1-7月完成投资均超10亿元)项目投资接近尾声,各项目完成投资仅为去年同期的一半左右。受此影响,1-7月,存量项目完成投资占项目投资(不含房地产)的比重由同期的70.9%下降至本期的56.1%;本年完成投资下降16.6%,分别下拉项目投资、全部投资11.7个、7.4个百分点。目前,全市尚无本年完成投资超10亿元的新增重点项目。
(二)工业投资增速回落较快。1-7月,全市工业投资同比增长3.0%,增幅较一季度、上半年分别回落19.8个、5.3个百分点。其中,投资占比较大的煤炭开采与洗选业、酒饮料和精致茶制造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本年完成投资分别同比下降为41.2%、40.1%和32.3%。道仁新能源涡阳县风电项目一期、谯城区2024—2025年城乡供排水一体化项目、亳州市谯城区振兴光伏发电项目等212个项目因停工、施工已接近合同额等各种因素当月完成投资为“0”或未填报。
(三)房地产投资持续低迷对全市影响较大。房地产业多年来一直是我市投资第一大行业,其投资规模一度超过全部投资的一半,2020年、2021年房地产投资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分别为54.7%、54.6%。近年来,房地产开发投资不断收缩,其投资占比持续下滑。1-7月,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12.3%,下拉全市固定资产投资4.5个百分点。其中7月当月房地产投资下降20.4%,连续4个月保持两位数下降。考虑到我市房地产开发项目剩余投资量不足、部分重点项目已竣工或主体工程接近尾声,全市房地产投资仍将在低位运行。
随着教育、医疗、养老、文化、体育、托育等与民生福祉直接相关投资逐渐饱和,社会领域投资(-35.9)短期难以扭转下降趋势;市场需求不足、企业经营困难等影响企业家投资预期,导致民间投资(-2.8%)出现明显回落等预期会导致投资下滑的不利因素亦不能忽视。
四、相关对策建议
(一)抓源头,强化项目储备。紧盯招商引资不放松,加快大项目储备落地,继续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高投资效益”要求,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更大力度支持“两重”项目,继续用好一揽子增量政策和存量政策,聚焦“4+6”产业集群,围绕全市一盘棋,持续加大招商引资,积极帮助重点项目解决建设中的堵点卡点,加快推进项目及早落地开工、顺利推进,扩大有效投资,做到项目应入尽入,数据应统尽统,增强投资项目储备,为经济持续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二)抓服务,加快项目推进。一是针对已经土地出让的项目,要加强调度和帮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加快项目实施,完善相关资料,尽早入库纳统。二是针对在建项目,在建项目建设情况跟踪监测,督促企业加快施工进度,预防和化解运营风险,确保市场供给稳定有序。
(三)抓实施,激发投资活力。由于企业对市场前景信心不足,民间资本对实体经济投资意愿有所降低。抓好“上门服务”,在地领导及主管部门要经常深入一线、深入现场,靠前指挥、主动过问,及时了解项目建设进展情况,积极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问题。构建洽谈引进、签约落地、开工建设全周期服务机制,建立重大项目“专班推进+清单管理”制度。同时,要进一步落实各项惠企政策,鼓励引导企业参与重大项目建设,拓宽民间投资领域和空间,改善优化民间投资环境,解决民营企业缺乏有效的信用担保,导致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提振民营企业投资信心。此外,发改、工信、住建等相关部门应相互配合、密切协作,在项目审批流程、施工进度等方面进行全流程监控,对开工不动工、动工进度缓慢的项目要重点督办,确保项目开工即入库、入库即报数的有序衔接。
(四)抓审核,确保数据质量。坚持“线上+线下”双轨并行,织密数据质量防护网,保障数据质量。线上依托统计云平台,设置逻辑性、匹配性审核规则,对投资额异常波动、指标填报缺漏等问题“随报随审”。线下实行每月开展实地核查,重点查验项目原始凭证、现场进度,确保“数出有源”。完善项目全周期管理机制,将数据质量管控贯穿申报、入库、建设、竣工各环节,对问题项目及时督促整改。通过线上智能审核与线下实地核查相结合,形成闭环管理体系,切实提升投资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和公信力,为经济决策提供可靠支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2025安徽省亳州市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9011438号
主办单位:亳州市统计局 联系方式:0558-5555363
网站标识码:3416000025 网站导航 本站已支持IPv6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