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全省上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迎难而上、主动作为,全省经济顶住压力、稳中有进,生产供给较快增长,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民生保障不断加强,保持了向新向优的发展态势。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前三季度全省地区生产总值39770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4%。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093亿元,增长3.4%;第二产业增加值15481亿元,增长6.2%;第三产业增加值22196亿元,增长5.0%。
1.农业生产形势稳定,畜牧业平稳增长。前三季度,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同比增长3.6%。夏粮早稻合计播种面积4582.4万亩、增长0.27%,产量372.3亿斤、增长0.12%。猪牛羊禽肉产量348.5万吨,增长1.2%,其中猪肉产量增长6.7%、牛肉产量增长11.5%;禽蛋下降3.3%,牛奶增长15.9%。经济作物产量较快增长,蔬菜增长3.6%,水果增长3.6%,茶叶增长4.3%。水产品产量197.7万吨、增长4.5%。三季度末,生猪存栏1540.3万头,增长0.8%;前三季度,生猪出栏2343.4万头,增长6.5%。
2.工业生产持续加快,装备制造业支撑作用明显。前三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8%,其中7、8、9月份分别增长9.0%、9.1%、10.4%。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下降0.7%,制造业增长10.9%,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下降1.3%。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7.6%,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82.7%,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35.6%,汽车制造业增长16.3%。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7.8%。分产品看,笔记本电脑产量增长26.6%,工业机器人增长18.2%,液晶电视机增长13.4%,集成电路增长12.8%,充电桩增长39.0%。
3.服务业平稳增长,现代服务业发展较好。前三季度,全省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0%,其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长12.4%,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7.1%。1—8月份,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8%,其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长17.4%,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9.2%,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增长13.0%。
4.固定资产投资边际改善,基础设施投资稳定增长。前三季度,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4.4%,降幅比前8个月收窄0.2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0.8%,第二产业投资增长0.3%,第三产业投资下降8.1%。基础设施投资增长5.0%,其中铁路运输业投资增长32.4%,道路运输业投资增长4.1%。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7.1%;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10.0%、销售额下降14.0%。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25.1%,其中信息服务业增长87.4%,研发与设计服务业投资增长70.5%。
5.市场销售稳定增长,网上零售快速增长。前三季度,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859.7亿元,同比增长4.4%。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增长4.3%,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长4.7%。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增长4.4%,餐饮收入增长4.6%。限额以上单位中,文化办公用品类零售额增长45.0%,通讯器材类增长41.8%,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8.7%,日用品类增长9.0%,新能源汽车增长9.4%。前三季度,网上零售额3712.8亿元,增长10.6%,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7.6%。
6.对外贸易增势强劲,结构持续优化。前三季度,全省货物进出口总额7262.5亿元,同比增长15.7%。其中,出口增长15.9%,进口增长15.3%。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18.0%,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51.2%,同比提高1.1个百分点。机电产品出口增长19.0%,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为72.1%,同比提高1.8个百分点,其中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光伏产品“新三样”产品合计出口634亿元,增长71.9%。
7.金融存贷款稳定增加,企业贷款较快增长。9月末,全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97747.4亿元,同比增长8.1%,余额比年初增加6955亿元;人民币贷款余额92511.4亿元,增长8.6%,余额比年初增加6502.9亿元。其中,企(事)业单位贷款余额增长11.5%,比年初增加5878.1亿元,占全部贷款增量的90.4%、同比提高6.4个百分点。
8.居民消费价格小幅上涨,工业生产者价格降幅收窄。前三季度,全省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2%。分类别看,食品烟酒价格下降1.3%,衣着价格上涨1.6%,居住价格上涨0.3%,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0.9%,交通通信价格下降2.5%,教育文化娱乐价格上涨1.4%,医疗保健价格上涨4.1%,其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7.9%。在食品烟酒价格中,粮食价格持平,鲜菜价格下降11.9%,猪肉价格下降6.0%,鲜果价格上涨1.6%。
前三季度,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3.0%。其中,9月份下降3.0%,降幅比上月收窄0.6个百分点。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3.6%。其中,9月份下降2.7%,降幅比上月收窄1.2个百分点。
9.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居民收入同比增加。前三季度,全省城镇新增就业69.9万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02.8%。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451元,同比名义增长5.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2%。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508元,名义增长4.5%,实际增长4.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115元,名义增长5.7%,实际增长5.3%。
总的来看,随着各项政策举措持续发力显效,全省经济运行保持稳中有进发展态势。但也要看到,当前外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内部有效需求不足矛盾仍较突出,企业经营仍面临不少困难,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基础仍需进一步夯实。下阶段,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锚定“三地一区”战略定位,全力以赴补短板强弱项,持续用力扩大内需,提振发展预期,增强内生动能,力促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确保在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美好安徽上取得新的更大进展。
附注
(1)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分类项目增长速度按不变价计算,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其分类项目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均为实际增长速度;其他指标除特殊说明外,按现价计算,为名义增长速度。
(2)三次产业: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和《三次产业划分规定》,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不含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不含开采专业及辅助性活动),制造业(不含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第三产业是指除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
(3)规模以上工业的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
(4)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的统计范围为辖区内各种登记注册类型的法人单位、个体经营户、其他单位进行的计划总投资500万元及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及所有房地产开发项目投资。
(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统计范围为从事商品零售活动或提供餐饮服务的法人企业、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户。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企业(单位、个体户)、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企业(单位、个体户)、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单位、个体户)。
(6)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指居民可用于最终消费支出和储蓄的总和,即居民可用于自由支配的收入。既包括现金收入,也包括实物收入。按照收入的来源,可支配收入包含四项,分别为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和转移净收入。
(7)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城乡居民所购买的生活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是对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进行综合汇总计算的结果。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全部工业产品第一次出售时的出厂价格总水平的变动趋势和变动幅度的相对数。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是反映作为中间投入的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总水平的变动趋势和变动幅度的相对数。
(8)进出口数据来源于合肥海关;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数据来源于中国人民银行安徽省分行;城镇新增就业数据来源于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用电量数据来源于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9)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025年前三季度全省主要指标数据
| 指标 | 单位 | 绝对量 | 比上年 同期增长 (%) | 
| 一、地区生产总值 | 亿元 | 39770 | 5.4 | 
| 第一产业 | 亿元 | 2093 | 3.4 | 
| 第二产业 | 亿元 | 15481 | 6.2 | 
| 第三产业 | 亿元 | 22196 | 5.0 | 
| 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 亿元 | 
 | 8.8 | 
| 其中:装备制造业 | 亿元 | 
 | 17.6 | 
| 高技术制造业 | 亿元 | 
 | 27.8 | 
|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 
 | 
 | 
 | 
| 化肥 | 万吨 | 203.6 | 8.9 | 
| 水泥 | 万吨 | 8178.6 | -7.6 | 
| 生铁 | 万吨 | 2259.5 | 0.1 | 
| 钢材 | 万吨 | 3053.2 | 1.9 | 
| 十种有色金属 | 万吨 | 208.9 | -5.0 | 
| 橡胶轮胎外胎 | 万条 | 3992.7 | 10.1 | 
| 家用洗衣机 | 万台 | 2430.0 | 3.3 | 
| 家用电冰箱 | 万台 | 2036.5 | -9.9 | 
| 房间空气调节器 | 万台 | 2174.3 | -0.6 | 
| 彩色电视机 | 万台 | 703.1 | 13.2 | 
| 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 亿元 | 17859.7 | 4.4 | 
| 其中: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 | 亿元 | 
 | 2.9 | 
| 按经营地分 | 
 | 
 | 
 | 
| 城镇 | 亿元 | 15212.1 | 4.3 | 
| 乡村 | 亿元 | 2647.6 | 4.7 | 
| 按消费类型分 | 
 | 
 | 
 | 
| 商品零售 | 亿元 | 15277.3 | 4.4 | 
| 餐饮收入 | 亿元 | 2582.4 | 4.6 | 
| 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类值 | 
 | 
 | 
 | 
| 其中:粮油、食品类 | 亿元 | 
 | 10.8 | 
| 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 | 亿元 | 
 | -2.4 | 
| 日用品类 | 亿元 | 
 | 9.0 | 
| 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 | 亿元 | 
 | 18.7 | 
| 中西药品类 | 亿元 | 
 | 2.6 | 
| 石油及制品类 | 亿元 | 
 | -1.6 | 
| 汽车类 | 亿元 | 
 | -6.5 | 
| 四、固定资产投资 | 亿元 | 
 | -4.4 | 
| 第一产业 | 亿元 | 
 | 0.8 | 
| 第二产业 | 亿元 | 
 | 0.3 | 
| 第三产业 | 亿元 | 
 | -8.1 | 
| 五、进出口总额 | 亿元 | 7262.5 | 15.7 | 
| 出 口 | 亿元 | 4867.4 | 15.9 | 
| 进 口 | 亿元 | 2395.1 | 15.3 | 
| 六、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 | 亿元 | 97747.4 | 8.1 | 
| 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 | 亿元 | 92511.4 | 8.6 | 
| 七、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 % | 100.2 | 0.2 | 
|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 | % | 97.0 | -3.0 | 
|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 | % | 96.4 | -3.6 | 
| 八、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元 | 29451 | 5.4 |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元 | 39508 | 4.5 | 
|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元 | 18115 | 5.7 | 
| 注: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分类项目增长速度按不变价计算;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其分类项目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2025安徽省亳州市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9011438号 
            主办单位:亳州市统计局  联系方式:0558-5555363 
   网站标识码:3416000025  网站导航  本站已支持IPv6访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