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版 | 无障碍浏览 |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市统计局 > 人大代表建议办理
索引号: 728509010/201906-00037 组配分类: 人大代表建议办理
发布机构: 亳州市统计局 主题分类:
有效性: 有效 关键词: 关于市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第193号代表建议答复的函
名称: 关于市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第193号代表建议答复的函 文号:
发文日期: 2019-06-28 发布日期: 2019-06-28
索引号: 728509010/201906-00037
组配分类: 人大代表建议办理
发布机构: 亳州市统计局
主题分类:
有效性: 有效
关键词: 关于市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第193号代表建议答复的函
名称: 关于市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第193号代表建议答复的函
文号:
发文日期: 2019-06-28
发布日期: 2019-06-28
关于市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第193号代表建议答复的函
发布时间:2019-06-28 00:00 信息来源:市统计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王宏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优化整合市对县考核指标的议案收悉,经认真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我市考核工作的关心和重视。为积极做好全市考核工作,我市统计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省对市考核工作的各项要求,制定市对县区考核办法,不断完善考核指标体系,认真实施市对县区考核工作。正如您所说,考核指标设置存在一些问题,您提出的建议,我们进行了认真思考,也很受启发。现将市对县区考核工作及县域经济考核工作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从历史沿革看

    市对县区考核由来已久,自2000年建市已来,我市即开展了市对县区的考核,且一直沿用省对市考核的指标和方式。据了解,我省其他市对县区政府考核同样是参照省对市考核的指标和方式。县域经济考核则是近几年开展的考核,实施时间较短。

    二、从考核对象看

    市对县区政府考核是市政府组织开展的考核,考核对象为各县区政府。

    县域经济考核是省发展改革委组织实施的考核,考核对象为全省61个县(市),不包括区。

    与县域经济考核相比,市对县区政府考核范围更广、涉及的载体更多、考核力度更大,更能全面、客观、真实反映各县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三、从考核指标看

    2018年市对县区政府考核为7个类别共80项指标。考核内容包括经济发展、民生福祉、生态环境、防范风险、脱贫攻坚、平安建设、工作落实等7个类别。

    县域经济考核则是按照功能区划分而进行的分类考核,涉及我市三县的考核指标为30项。侧重考评经济发展情况,指标设置、操作程序相对均较为简单。

    四、从压力传导上看

    实施市对县区政府考核是我市落实省对市考核工作的重要举措,是把省对市考核的压力传导到县区政府的重要抓手,有利于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实施市对县区考核旨在通过各县区的共同努力,实现我市在省对市政府考核中争先进位。

    县域经济考核是为了激发县域经济发展活力、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而实施的一项考核,由省发展改革委直接考核到县。

    总体来看,市对县区考核与县域经济考核是两套不同的考核体系。市对县区政府考核是一项系统性、全方位的考核,“县域经济”仅作为子项指标纳入到市对县区考核指标体系中。与县域经济考核相比,市对县区政府考核对象范围更广,考核指标更加全面、系统,操作起来较为复杂,考核结果也更为权威。

    如把市对县区政府考核指标和权重进行优化整合,使其与县域经济考核指标及权重一致,一是会使市对县区政府考核指标大幅缩减,考核内容的全面性、系统性将大打折扣,考核结果的权威性将受到质疑;二是会使省对市考核的压力难以传导到县区,不利于我市在省对市考核中争先进位。鉴于以上原因,市对县区考核与县域经济考核无法在考核指标及权重上保持一致。

    再次感谢您对考核工作的关心,请您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考核工作,对我市考核工作多提宝贵意见!

    办理类别:D类

    联系电话:5556676

Copyright©2025安徽省亳州市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9011438号
主办单位:亳州市统计局 联系方式:0558-5555363
  网站标识码:3416000025  网站导航  本站已支持IPv6访问

皖公网安备 341602020000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