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版 | 无障碍浏览 |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市统计局 > 新闻发布
索引号: 81341600MC44060953/202510-00014 组配分类: 新闻发布
发布机构: 亳州市统计局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有效性: 有效 关键词:
名称: 2025年前三季度全市经济运行情况(新闻通稿) 文号:
发文日期: 2025-10-24 发布日期: 2025-10-24
索引号: 81341600MC44060953/202510-00014
组配分类: 新闻发布
发布机构: 亳州市统计局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有效性: 有效
关键词:
名称: 2025年前三季度全市经济运行情况(新闻通稿)
文号:
发文日期: 2025-10-24
发布日期: 2025-10-24
2025年前三季度全市经济运行情况(新闻通稿)
发布时间:2025-10-24 18:03 信息来源:综合科 浏览次数: 字体:[ ]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及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用好一揽子存量和增量政策,全力以赴抓项目、促消费、稳增长,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全市经济保持增长态势,运行总体平稳。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前三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07.2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98.6亿元,增长2.8%;第二产业增加值701.9亿元,增长5.0%;第三产业增加值1106.7亿元,增长5.4%。

1.农业生产总体趋稳,蔬菜瓜果稳产保供。前三季度,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57.2亿元,同比增长3.0%,其中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4.5亿元,增长6.6%。蔬菜及食用菌播种面积、产量分别增长1.7%、3.8%;瓜果播种面积、产量分别增长1.0%、2.6%。淡水产品产量4.6万吨,增长4.3%。

2.工业生产平稳运行,部分重点行业贡献突出。前三季度,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比1—8月提升0.5个百分点。其中,9月份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5%,比8月份提升5个百分点。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增长3.4%,制造业增加值增长5.3%,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增长15.4%。规上工业增加值占比前10的行业中6个行业实现正增长。其中,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5%,对规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60.0%;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43.2%,贡献率31.8%;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增长17.4%,贡献率23.9%。

3.服务业稳定增长,现代服务业增势良好。前三季度,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4%,拉动GDP增长2.8个百分点。其中,其他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分别增长7.0%、6.6%、5.7%,合计拉动GDP增长2.3个百分点。邮政业务量保持较快增势,增长31.6%;邮政业增加值增长28.4%,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4.6%。1—8月,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104.1亿元,增长9.7%。其中,租赁和商业服务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营收分别增长28.5%、90.4%、139.3%。

4.固定资产投资结构优化,基础设施投资和制造业投资支撑有力。前三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1.7%,降幅比1—8月收窄0.6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2.0%,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8%,第三产业投资下降4.0%。分领域看,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2.7%,房地产销售面积下降2.9%,商品房销售额下降10.3%。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8.6%,拉动全部投资增长3.1个百分点。其中,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公共设施管理业、道路运输业分别增长234.3%、67.8%、13.4%,合计对基础设施投资增长贡献率141.9%。制造业投资增长11.0%,拉动全部投资增长2.4个百分点。

5.市场销售稳步恢复,基本生活类消费需求旺盛。前三季度,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55.2亿元,同比增长4.8%,其中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长5.8%。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845.2亿元,增长4.7%;农村消费品零售额210.0亿元,增长5.1%。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额851.6亿元,增长4.9%;餐饮收入203.7亿元,增长4.2%。基本生活类商品销售形势较好,限额以上单位粮油食品类、日用品类、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分别增长8.9%、35.5%、37.7%。

6.财政收支增势良好,民生支出较快增长。前三季度,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4.7亿元,同比增长2.6%。其中,税收收入72.1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53.5%、比上半年提升0.6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01.7亿元,增长4.4%、比上半年提升6.7个百分点。民生支出255.9亿元,增长5.3%,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4.8%、比上年同期提升0.7个百分点。其中,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城乡社区等增支明显,分别增长12.2%、16.2%、53.2%。

7.金融信贷稳步增加,持续赋能实体经济。9月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4260.3亿元,比年初增加385.1亿元,同比增长10.1%。其中,住户存款3325.4亿元,增长12.4%。贷款余额4138.7亿元,比年初增加308.0亿元,增长7.7%。其中,企(事)业单位贷款2033.3亿元、比年初增加255.6亿元,增长12.2%,占全部贷款余额的49.1%、比上年同期提升2个百分点。

8.就业形势总体平稳,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持平。截至9月底,全市城镇新增就业3.42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3356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288人。前三季度,全市居民消费价格与上年同期持平。分类别看,其他用品和服务价格上涨6.1%,医疗保健价格上涨3.1%,衣着价格上涨2.4%,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2.0%,教育文化和娱乐价格上涨1.3%,居住价格与上年同期持平,食品烟酒价格下降1.9%,交通和通信价格下降2.5%。

总的来看,前三季度全市加快推动各项宏观政策落地落实,努力克服多重风险挑战,经济运行总体呈现平稳运行态势。但也要看到,当前经济发展外部形势依然复杂严峻,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持续回升向好仍需加力。下阶段,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落地增效,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促进全市经济持续平稳健康发展。

 

 

附注

(1)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分类项目增长速度按不变价计算,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其分类项目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均为实际增长速度;其他指标除特殊说明外,按现价计算,为名义增长速度。

(2)三次产业: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和《三次产业划分规定》,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不含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不含开采专业及辅助性活动),制造业(不含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第三产业是指除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

(3)规模以上工业的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

(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统计范围为从事商品零售活动或提供餐饮服务的法人企业、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户。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企业(单位、个体户)、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企业(单位、个体户)、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单位、个体户)。

(5)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的统计范围为辖区内各种登记注册类型的法人单位、个体经营户、其他单位进行的计划总投资500万元及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及所有房地产开发项目投资。

(6)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城乡居民所购买的生活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是对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进行综合汇总计算的结果。

(7)进出口数据来源于亳州海关;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数据来源于亳州市财政局;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数据来源于中国人民银行亳州市分行:就业数据来源于亳州市人社局;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亳州调查队。

(8)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Copyright©2025安徽省亳州市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9011438号
主办单位:亳州市统计局 联系方式:0558-5555363
  网站标识码:3416000025  网站导航  本站已支持IPv6访问

皖公网安备 34160202000011号